2)第211章 重磅决定!_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师来了,说的最多的是自己学校有什么优势啊,能给的待遇是什么啊,偶尔还踩踩竞争对手啊,结果富旦校长来了不跟你聊这些,跟你聊社会责任感,聊顶级人才改革天下的使命感,聊功在千秋的事情。

  再聊这个过程中,又充分表现了富旦大学宽广的胸襟。即便你不在富旦,富旦也希望你成为一名“编外”的特别委员,来为富旦大学改革之路提供参考意见。

  不得不说领导太聪明了,有些东西是没必要聊的,其他高校早替他聊过了。

  比如说中、外大学优势劣势的问题。

  外国大学的优势,比如说哈佛,优势太明显,世界各国天才汇聚一堂,其中也有有些适合李亦儒的学科,比如说哲学。

  在国学领域中,研究到一定高度时,其实就涉及到了世界范畴领域了,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师都是中西方文化贯通。

  比如说钱钟书。钱钟书懂多种文字,包括英、法、德、意、西班牙等国文字,还有梵文。

  他的懂,是通晓无碍,使用熟练,可写可说。杨绛先生整理的《钱锺书手稿集》,三大厚册,两千五百多页,经由商务印书馆于2003年出版。里面的读书笔记,很多都是各种文字交互使用。

  钱钟书的著作融中西理论典例于一炉,读他的著作,你会觉得你自己很渺茫。

  就像陈道铭和钱钟书聊过之后,会感慨自己在文化面前,狗屁不是。

  现当代国学大师很多都通晓中西,比如说陈寅恪,比如说大师赵元任。

  还有一些人出国留学,但研究的是东方文化。比如《人民的名义》中提到的《万历十五年》一书,就是黄仁宇先生在密歇根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。

  去国外换种角度,来研究东方文化是会有新的视角新的收获的,比如说研究政治、经济、历史等等。只要别去学汉语就成。

  像李亦儒这样的人,到哪都会过得很好,到了国外也能成为大师。

  但是,成为大师之后呢?

  如果大师只是大师,那大师的名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,大师的终极目标,是将自己的所研所学进行变现,形成社会影响力,使一部分民众有所收获。

  所以很多招生老师建议李亦儒留在国内的一个最重要理由就是:学问变现,个人学术成就的推广。

  向校长根本就不谈论这些,他要谈一些新鲜的东西,更深层次的东西,一些他认为李亦儒更加感兴趣的东西。

  校长的格局,自然和招生办的老师不一样了。

  大家明显可以从李亦儒的目光中,看到那种欲做“改造者”的冲动。

  这时,富旦招生办黄主任该做些世俗的事情了,他道:“我们再谈谈奖学金,内地高校跟世界名校没法在这方面角力,这个我们所有内地高校都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
  所以,我们也只能跟晨华京大

  请收藏:https://m.yq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